谢晓非:认知偏差的由来
2023年11月22日,北大承泽-蔚来seeds讲堂第6期活动在北大承泽园420多功能厅举办。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谢晓非教授的演讲整理。
在面临大量信息时,我们很容易陷入认知偏差的困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个问题往往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我将通过三个部分内容为大家介绍认知偏差的由来:
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并且认为选择意味着自由,而“自由”又等于“幸福”或“满意度”,因此选择能够给予我们更多满足感。研究结果却表明,选择也隐含着代价。
心理学有过这样一个研究:假设有两家店铺均出售同款笔记本电脑,一家店铺不提供退货服务,另一家承诺“七天无理由退货”,你会选择在哪家店铺购买呢?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提供退货服务的店铺,因为担心购买后不满意需要退货。然而研究显示,提供退货服务可能会降低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
有学者还进行过一个实验:两家店售卖相同口味的果酱,其中一家(甲店)向顾客提供6种口味的果酱免费试吃,而另一家(乙店)提供24种。实验规定,试吃过果酱的顾客可以获得1美元代金券用于购买果酱。
实验结果显示,在甲乙两家店试吃的总人数差不多,但在试吃果酱的顾客中,有30%在甲店买果酱,乙店只有3%,更多的选择并没有增加人们的购买意愿。这是因为过多选择反而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和不确定,因此降低了购买的决策效果。
哈佛大学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教授在学校的摄影课上也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学生们从自己拍摄的众多照片中选择一张最满意的作为作业提交,其中一组学生被告知一旦提交照片就不能再更换,另一组学生则被告知提交照片后的5天内可以更换并重新提交。研究者分别在第2天、第4天和第9天请两组学生评估自己对所提交作业的满意度。结果发现,相较于可以更换照片的学生,不能更换照片的学生对自己作业的满意度更高。因为可以撤销选择时我们会反复权衡选项的利弊,如果选择不能撤销,人们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做选择有利的方面,忽视其不利的方面。
这个实验表明:选择的不可逆性会影响人对所做选择的评价,当无法改变选择时,我们更倾向于相信所做选择正确,并且更满意、更自信。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果你总觉得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那很可能不是因为你遇到的人都不合适,而是你对他们的关注点有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或“聚焦错觉(Focusing Illusion)”,即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方面时,这个方面的信息会在我们整体评估时被放大。
出现“知觉显著性”和“聚焦错觉”,本质都是我们过于“聚焦”某个方面并相信“所见为实”。
“知觉显著性”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国外陪审团制度为什么会引发批评。研究发现:如果陪审团观察的是嫌疑犯的认罪过程,他们往往认为嫌疑犯真的有罪,而如果观察审讯员的审讯过程,他们又会认为嫌疑犯是被迫认罪;如果检察官只向陪审团展示嫌疑犯的相关录像带,那嫌疑犯几乎100%会被判决有罪。在这个过程中,即使经过引导,陪审团成员的关注点的不同仍然会影响最终的定罪判决结果。
“作为目标的人物”实验,同样印证“知觉显著性”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工作人员甲和乙同坐室内正中央,按照特定脚本完成一段对线名被试者参与,其中两名被试者坐在甲背后(无法看到甲的正面,但可以看到乙的正面),另外两名被试者坐在乙背后(无法看到乙的正面,但可以看到甲的正面),还有两名被试者分别坐在甲、乙中间的一侧,他们可以同时看到甲和乙的正面。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总是倾向于认为他能看见正面的那个人在对话中起了主导作用。研究者指出,人们对事物的判断首先取决于自己眼睛所看到的重要信息,然后才是基于其他信息做调整,这个过程被称为“瞄定与调整”。通常这种调整无法完全准确,故而导致认知偏差。简而言之,你从直观优先获取哪些信息会直接影响个人判断,人们对目标的关注程度对判断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心理学也在研究: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情,当事人和旁观者总是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用上述实验研究结论来解释,那是因为他们所关注的信息不同,由于存在“知觉显著性”或“聚焦错觉”,被聚焦的信息对人的知觉和感受影响更大。
眼见是否就一定为实呢?比如:让你评估残疾人和正常人谁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你很可能会低估残疾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现实生活中,残疾人的生活标准和价值观与正常人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可能会很高。再比如:开豪车自驾游与居家看书,哪个让人对生活更满意?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出去旅行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自然会让人对生活更满意。事实并非如此,从长期来看,读书可以给人带来更长久的收获,也会持续影响人对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我们正处于选项激增的时代,医疗、工作、爱人等各方面都面临更多选择,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在众多选择中出现的“聚焦错觉”,会不断干扰我们的生活和感受。
还有两个和“知觉显著性”与“聚焦错觉”相关的心理学概念,分别是“聚光灯效应”和“隐形斗篷错觉”。聚光灯效应指的是人们常常认为自己备受众目注视,因此容易感到焦虑,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出错或表现不佳。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人真正关注,即便关注,持续的时间也有限。与之相反,隐形斗篷错觉的心理状态是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透明般的存在。这种心理也会很容易引发抑郁情绪,让人觉得自己被忽视,从而陷入低自尊的泥潭。
这两个概念提醒我们:人对自己在他人眼中的重要性和关注程度的判断,有时是错误的。
“聚光灯效应”和“隐形斗篷错觉”的心理状态看似相反,实际上都是基于“自尊心”的心理后果。自尊是人最根本性的需求之一,拥有“安全自尊”的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价都很稳定,不会因为遇到问题而情绪波动很大。与“安全自尊”相对的是“防御性自尊”,它表现为潜意识里自我怀疑,当遇到威胁或挑战时,这种自我怀疑就会变成显意识,促使个体采用维持自我意象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通常来讲,拥有“防御性高自尊”的个体自恋水平更高,也更容易出现认知失调,更倾向于通过所在群体的提升来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此外,自尊还可以分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心理学研究发现,外显高自尊但是内在低自尊的个体,往往更乐观,但这种乐观多是不切实际的,更偏好积极的人格描述,倾向于认为自己跟理想自我的差异更小。这类群体由于只是表面自尊心强但内在自尊感缺乏安全性,同样会出现很多问题。
在信息稀缺的时代,谁掌握信息谁就能处于统治地位。但到海量信息时代,人们处理信息和形成观念通常要经历信息搜索-信息解读-形成结论等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可能有信息出入,从而导致认知偏差。
对此,有研究者提出“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s)的概念,即面对海量信息,人类大脑的资源有限,只能集中处理少量可见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判断。显然,其中存在认知偏差的风险,不过我们可能都意识不到这种偏差存在。
比“认知吝啬鬼”概念更广为人知的另一个概念,是哈佛大学穆来纳森(Mullainathan)教授提出的“稀缺模式”概念:当面对大量信息时,我们会面临心理资源稀缺问题,即没有足够的心理资源来处理这些信息。同样地,如果大脑资源被占用过多,即大脑处于稀缺状态(或称之为稀缺脑),就很容易忽视重要但不那么紧急的信息,或是容易出错。
举个例子,某医院拥有35间手术室,由于手术量很大,手术室经常排满。如有病人需要紧急手术,就不得不临时占用某个手术室,结果导致原定的手术被推迟,医生们也格外疲惫,错误率增加。后来有专家建议设置一间备用手术室以应对紧急情况,情况由此得到明显的好转。
这个实例启示我们,如果一个人每天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用,心理资源被过度消耗,不仅难以处理其他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还很容易出错,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再举个例子,有人采取“戒网”来摆脱信息过载,研究者却认为,他们面对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信息过载,而是心理资源匮乏。就像计算机内存不足导致信息处理困难,戒网者们是心理资源不足导致处理信息困难。因此,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可能不是“戒网”,而是更加有效地管理心理资源,方法包括时间管理、事件优先级排序、专注力训练等,以有效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心理学研究还总结了心理“稀缺模式”的三个突出特点,第一个就是“宽带过载”,即由于人的认知资源有限,记忆、推理能力受限,进而影响人的洞察力、前瞻性等。另外两个突出特点分别是“管窥效应”——即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事件上时会忽略周围的信息,从而限制思维方式,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等,以及“信息茧房”——即人们习惯性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领域,从而将自己束缚在“茧房”中。
“稀缺模式”的三个突出特点,都反映出我们所构建的信息世界并非真实世界的准确映射。
比如很多互联网平台的筛选和推荐机制,叠加用户在信息来源上自我选择的强化,都导致用户更多地暴露在与自身观点一致的环境中,进而以为自己的观点就是主流,因此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出现偏差。
事实上,每个平台上都有多样化的信息与观点,但筛选和推荐机制会针对不同个体做个性化推送,比如用户的关注领域、性别偏好,以及浏览记录等,让不同人群只能看到符合自身偏好的信息,由此建构出符合自我认知的“片面信息世界”。
有研究者将其称为“信息茧房(filter bubble)”,如果基于此来处理信息,自然容易出现偏差。这也正是大脑“稀缺模式”呈现的第二个突出特点。
首先,人们基于感官获取的信息会被优先处理,而不是平等地处理各种不同的新信息。
其次,个体做判断和决策时,存在“直觉系统”和“理性系统”两种信息加工模式。“直觉系统”也称“启发式加工”或“情感系统”,其运转无须人为控制,无需耗费注意力资源,也没有容量限制。“理性系统”又称“精细化加工”或“认知系统”,需要消耗注意力资源,受主观意识控制,容量有限。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些行为和思考已经是自动化模式,比如边走路边思考、驾驶车辆靠左或是靠右行驶,还有流水线上作业,这是直觉系统在帮助我们快速、高效地处理信息、做出决策,大脑无需为此深思熟虑。但是这种自动化加工也会受到干扰,尤其是心理资源被过度占用时,这一系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有人在外显态度上对某个群体表示支持,但内隐态度并非如此,当处于疲劳状态或酒后时,人的内隐态度更容易显露。
除了直觉和理性两种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之外,认知偏差的出现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意识到上述影响因素,并尽可能客观地思考、判断和评价,才可能减少认知偏差,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更正常地发挥自身能力。
比如种族问题,实验通过随机展示白人、黑人、扳手和4张照片,发现当第一张照片是黑人脸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将后续呈现的工具照片误认为是而不是扳手。即使被试者并不认为自己受种族偏见影响,实验结果清晰表明其认知存在潜意识的偏见。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内隐影响”。
再比如在商场里陈列的昂贵商品,这些商品未必能很好地出售,但可以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一件商品如果和典型的奢侈品陈列在一起,人们更容易觉得这件产品有档次。还有日常排队时的感受,人们总是觉得自己排的队伍行进特别慢,其实并不一定真的是队伍本身行进得慢,而是因为参照对象是其他队伍里排到的人。
生活中,参照点对于我们的决策和情绪有重要影响。有学者也提出这样四组参照点,即“已有的 vs想要的”“自己有的 vs别人有的”“现有的 vs 曾经有的”“现有的 vs 预期的”,它们同样深入影响人的感受和决定。
心理学领域还专门有一个“自我评价保持模型”,主要从两个角度解释他人对我们自尊的影响:一是优秀者与我的亲密关系;二是优秀者的领域与我的相关性。对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如果好朋友在他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就,而这个领域与我无关,我会因此增强自尊,更容易由衷地为对方高兴;如果好朋友是在我交叉甚至重合的领域取得成就,就可能威胁到我的自尊。这种基于社会比较的视角,同样解释了参照点的重要影响。
社会比较客观存在,我们很难不受其影响,特别是当优秀的他人在我们身边闪闪发光,并且与我们的主攻领域直接相关时。为此,心理学提供了更多其他选项来应对社会比较,如安全自尊和多维度比较,以更好地维护个体自尊和情绪,并积极面对他人的成就和优势。当然,安全自尊需要长期积累,需要通过在擅长的领域给自己持续稳定的认同来建立,而更丰富的参照点也有利于我们全面提升认知和客观自尊。
最后,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基本动机,它是人最底层、最核心的需求。人往往有很多需要,比如培养优秀的孩子、提升自我能力水平、赚更多钱、照顾家人等,心理学家指出,其中两个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自尊和认知,这也是人所有动机的根源,非常重要。这两个基本需求可以有多重表现形式,比如追求安全感、追求成长潜力,而且它们有时也会导致我们陷入偏差或是产生冲突。比如企业管理过程中,如果过于追求发展潜力,员工可能会焦虑不安;如果过于追求安全感,员工可能会变得懒散。所以,平衡好两种需求是重要的管理技巧。
下面这个基于大数据的有趣研究发现,也可以解释人的基本需求如何影响判断。发现是这样的:法官每天都要做假释判断(假释适用于执行了一定刑期、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人),他们通常早上开始审理,中间有茶点时间,之后继续审理,到午餐时间结束。结果显示,法官在茶点之前和临近午餐时审理的几乎所有假释请求都被拒绝了。研究推测:法官可能因为饥饿产生思维偏差——“我都饿着,为什么要让你假释?”,可见,即便是在如此严肃的情境下,人的基本生理状态依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判断。
心理学所谓的“后见之明”,指的是事后对事件判断和评价时,人们往往会认为结果显而易见,却忽视事前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这种情形在医疗、法律和金融等领域均普遍存在。比如医生基于图像做初步判断时,可能会存在很多模糊的地方,难以对疾病确诊,但是当医生知道结果是恶性肿瘤,回头再看原来的图像,他会觉得信息非常清楚。这种“后见之明”,可能会导致医疗事故,或是对医疗事故的认定出现偏差,从而改变对医生的追责程度。
类似地,警方在调查中如果没有搜查到证据,后面的审查也会对此予以严厉谴责。还有金融投资领域,年轻的投资者往往容易忽视变化并反复犯错。以及评价专利时,如果评价人知道结果,往往会降低其对专利新颖性的评价。
心理学认为,“后见之明”是我们记忆偏差的一种表现。当人记忆模糊时,往往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和回忆。这也与反馈误导和反馈缺失有关。比如你回忆家务承担情况时,可能会觉得自己做得更多,而忽视了另一半的贡献。
如果意识不到这种偏差存在,人很难从经验中学习,还可能被结果左右,包括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对下属的成绩认可不足,对失败过于严苛等。
为避免“后见之明”造成的认知偏差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在面对重大事件时,最好的方法是事前客观地记录下自己的判断,并在事后回顾和复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事前的不确定性,并避免被“后见之明”影响过重。
最后想分享给大家的是,认知就像我们开车,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开车或是避让车辆的经历,如果我们不知道开车存在的盲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很大。上述分享就是希望帮助大家减少人生其他领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了解认知偏差的存在,理解认知偏差的由来,懂得减少认知偏差的方法,会让我们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都少一些误解,多一些正确的决策和行动。